我不是Stallman(RMS)的粉丝,不是自由软件基金会的会员,我用vim而不是emacs,除了最近两三年,我之前的日常应用BSD也多于Linux。但是围绕Stallman产生的争吵,逐渐变成了一个重要事件。 它有太多的特殊性,这个事件不应该被看作针对一个人的评价,而是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社区历史冲突的一次爆发,长期以来美国政治和社会影响下产生的社会分裂波及技术社区,最终落在了这...| jhuo.ca
这个问题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。 起因:一个Flutter写的app在iOS上偶尔会发生了界面卡顿甚至冻结10多秒,但在Android正常。 开始这个问题没太引起重视,觉得是flutter的问题。但后来随着dart的issue里面报告的人逐渐多起来,看起来不是那么简单。不过非常令人迷惑的是这个现象只在iOS偶尔出现,Android从来不出现,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重现和调试非常困难。 在issue里面发现报告的...| jhuo.ca
开源软件到底受不受美国政府管制?会不会应美国政府的要求禁运?最近这个话题成了热点。遗憾的是,到现在中文文章里我没看到能把这个事情说清楚的文章,这让我非常惊讶。中国科技和互联网行业从开源软件中受益极大,也有无数直接和间接参与者,但是这些基本事实还是糊涂的,比较遗憾。| jhuo.ca
买图片根本不贵,只是现在这阶段在中国买有一些困难而已。| jhuo.ca
2018年有很多故事可以写,但是到最后一天的时候,让我选一件事来写,我想写的是duckduckgo这个搜索引擎。选择它是有原因的,这个搜索引擎创始于2008年,正好是第10个年头。 即使在今天,听说过这个搜索引擎的人也不多。上个月(2018.11),它的每日搜索量第一次超过了3000万次,很多科技媒体用非常小的版面报道过这件事。中文也有报道,基本上就是“一句话新闻”这样的...| jhuo.ca
我在加拿大生活了不少年,最近一系列的事情让很多人开始注意到了加拿大。于是我收到了来自朋友们的各种问题,从如何抵制加拿大,到加拿大为什么这么傻。诸如此类。挨个答复比较麻烦,干脆写一篇文章。 通常我更愿意写科技相关话题,不写社会和历史话题,一方面是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员,很多东西未必准确,另外一方面,跟科技不同,这类话题难以保证足够...| jhuo.ca
微信订阅号刚刚完成了一次重大产品变更,从订阅模式变成了类似信息流的把内容堆在一起的模式。对于这个变更本身我没什么评论的,任何产品上的改变,一定会对一些人有利,对另一些人不利,但长期看来,总有一些人会摸到新产品的窍门,重新占领有利地位。这些细节问题都不重要,我更关心的是本质问题,几年之前,微信公众号集中了中文内容中一批高质量的内容...| jhuo.ca
2015年我起诉差评侵犯著作权一案,已经过去挺久了。意想不到的是现在又重新回到大家视野之内,而且比以往掀起的舆论猛烈的多。 本来觉得关注的人已经足够多了,我做这件事的目的已经很大程度达到了,也不用再多说什么了。不过考虑到一些概念还是我比较清楚,为了避免另外一方胡乱解释,我还得说一说。| jhuo.ca
我曾经写过好几篇和隐私相关的话题,阅读量都不高。这不意外,没有重大事件,通常人们不会关心这类话题。最近有几件事被引爆了,这个话题突然重新回到了人们视野中,所以可以再写一篇了。 这几件事分别是:Facebook数据泄漏事件,互联网公司是否偷偷用麦克风监听用户,以及所谓大数据杀熟。说到根本上,这几件事是相关的,背后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,即,人们到...| jhuo.ca
写过上一篇暗网的文章之后,按照大家的预期,我顺理成章应该写到区块链了。实际上也是如此,在去年这一年里面,我几次写到了相关话题,比如互联网中心化偏离了最早的预期,比如分布式系统上建立的暗网代表了一种自由,但是一直没有专门写一篇关于区块链的文章。区块链的话题很有意思,值得多写几篇,就把本文算作第一篇吧。| jhuo.ca
提起暗网,中文的读者对它的印象一般不太好,觉得里面充满了罪恶和犯罪。这些印象基本来自几篇热文,追根溯源,这几篇文章又是一两篇英文文章的改头换面和重新拼接。但是大概因为内容过于猎奇黑暗,给人留下的印象根深蒂固,以至于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“暗网更接近于互联网创始者们创造的那个网络”的时候,很多人留言骂我给犯罪分子洗地…看起来暗网在中文...| jhuo.ca
我已经记不清到底哪年认识的李笑来,大概是2006年吧。到现在已经超过10年了。这10年间我看着他做过无数事情,聊过很多想法。今天笑来变成了众矢之的,似乎所有事情都怪他,很多文章干脆把他描述成一个处心积虑的骗子的文章。但李笑来究竟如何想,他的逻辑是什么,没有一篇文章写过。当然,他们没采访过李笑来,没读过他的文章,怎么能解释这些问题呢?我想,与...| jhuo.ca
最近,曾经洗我稿的差评又洗到了著名的科技媒体品玩PingWest头上。经过这件事我才知道,科技记者圈里有个笑话:“没被差评君抄袭过的记者都不算是科技记者”。看来我早就是真正的科技记者了。 在PingWest文章的留言下面,无数人讲自己被差评以及其相关公司洗稿的经历,颇为壮观。而这距离我起诉差评已经一年多了,他们还变本加厉越玩越厉害了。这件事到底要怎么解...| jhuo.ca
昨天,应苹果要求,微信停止了iOS平台用户对公众号作者的赞赏功能。我读很多公众号,经常给别人赞赏,我也写公众号,也收到别人赞赏,两方的体验都有。对于我来说,无论给出赞赏还是收到赞赏,它最大的价值始终是“好玩”,而不是“赚钱”。我相信大多数公众号作者并没指望靠赞赏发财,我始终认为这个功能是“发红包”的延伸,它代表的是情感交流,而不是钱...| jhuo.ca
我在上一篇文章里面写了reddit place的像素大战,当时游戏还在进行中。游戏总共进行了72小时之后正式结束,于是我又写了这个续篇,说说游戏的后半场的经历和感受,以及游戏正式结束之后还发生了什么。| jhuo.ca
4.1日愚人节,是每家互联网公司玩各种花样的时候。除了庸俗的愚人节玩笑,总有一些公司会在这一天做出来异乎寻常的举动,以前Google曾经在这天推出过Gmail。而今年最出风头的,是Reddit。| jhuo.ca
最近关于付费阅读,内容创业,新闻和媒体我有不少想法,打算逐渐写出来。恰好上周《新闻实验室》创始人方可成邀请写写我的媒体食谱(新闻实验室的一个项目,邀请大家来分享如何阅读新闻和获取信息)。这篇文章首先发布在新闻实验室,但是版本略有区别,发在我自己帐号的这篇会更详细一点,也会加入一些个人感受。| jhuo.ca
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,“和程序员打官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”,讲了起诉杭州麻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公众号“差评“运营方)疑似抄袭案的事情。经过漫长的审理(2006年1月7日立案),于近日收到了判决书。| jhuo.ca
最近一年左右,不止一个著名人物谈起过现在的互联网已经完全错了这个看法。比如www的发明者Tim Berners-Lee,或者Twitter创始人Evan Williams,考虑到www几乎是人们使用互联网最重要的部分之一,Tim Berners-Lee的看法是不应该忽视的。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应该不是如何解决互联网错了这个问题,而是问“到底哪错了?”。这不奇怪,大多数用户没留意过这个...| jhuo.ca
首发于: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4J2KI8LjcfOIZLhGbi_QQ Jade和我偶尔会聊起一些宏大的话题,最近聊到了Aaron和互联网创建者们的一些历史。她觉得应该正经的来一次对话,记录下来分享给其他人。我们约了个时间,原计划聊2个小时,实际上聊了5个小时。最后形成了一篇交谈形式的文字,她称之为文字版的Podcast。我很喜欢这种形式,我也更认同文字的价值,更好分享,更好检索,...| jhuo.c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