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中国发生了多起无差别袭击事件。结果,每次官方回应几乎都使用“个案、偶发事件”来回应这一类事件,遭到网 […]……| 中国数字时代20周年专题
宗教中国化 (Religious Sinicization) 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提出并推动的一项政策,名义上是推动宗教活动与中国文化、政治和社会规范相结合,达到“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”的目的。然而,外界普遍认为这项政策实际上是一种“思想同化”政策,是“政治化”而“非本土化”,其目的是将各个宗教牢牢控制在中共政权的管制之下,甚至是消灭宗教。| 中国数字时代20周年专题
“历史的垃圾时间”是媒体人胡文辉在文章《历史的垃圾时间,文化的悠长假期》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,文章于2023年9月19日首发于其个人微信公众号“历史的擦边球”上。胡文辉将苏联1979年至1991年这段时间定义为历史的垃圾时间,认为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“只是让这段垃圾时间早点结束罢了”。此外,他也认为崇祯皇帝杀掉袁崇焕后,明朝便已经进入垃圾时间。| 中国数字时代20周年专题
2024年3月,来自四川凉山的说唱歌手诺米(lodmemo)在参加《中国新说唱2024》海选时惨遭评委谢帝(也是其偶像)淘汰。回到酒店之后,诺米心有不甘,并在公开视频中哭诉谢帝不够尊重自己,例如将他写给爷爷的歌曲《阿普的思念》误认为是写给奶奶的。| 中国数字时代20周年专题
新四大名表是指“燃气表、电表、水表和油表”,是在“重庆燃气换表增费事件”之后,网民对中国当局乱收费的一种嘲讽,部分网民还会在“四表”之前冠以“智能”二字进一步嘲讽。“燃气换表增费”这一现象不仅仅局限于重庆,安徽、河南、山西、江苏等全国多个省份都存在这一问题。并且,“换表增费”也不仅限于“燃气表”,还存在于“水表”、“电表”和“油...| 中国数字时代20周年专题
国务院总理记者会,又称“总理答记者问”。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之后,中国当局会召开中外记者会,由作为中国政府首脑的国务院总理回答记者问题,往往是两会中关注的“焦点”。该记者会开始于1988年,从1993年以后开始制度化、常态化。总理记者会也被认为是中国“改革开放”政策的产物,成为外界一窥中国政治高层的窗口。然而,2024年,中国官方宣布如无特...| 中国数字时代20周年专题
2024年1月29日—2月2日,中国股市经历了一轮惨烈下跌,三大指数集体走低,A股总市值在一周左右蒸发逾6万亿元,其中上证指数一度上演了“2700点保卫战”,创下2018年10月中旬以来最大单周跌幅,算上之前的跌幅,上证指数已从最高点(3651)跌去了⅓。该场景已足以称得上是新一轮的股灾,投资者信心接近冰点,悲观恐慌情绪蔓延。| 中国数字时代20周年专题
国际金融中心遗址是2023年在中文圈兴起的网络流行语,用来讽刺原本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,在2019年“反修例运动”后实行“港版国安法”以及特区政府一些条例倒行逆施,金融中心的地位每况愈下,曾经的繁荣和辉煌已然不再,故而戏称为“遗址”。| 中国数字时代20周年专题
“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”源自于2024年2月2日《人民日报》发表的同题文章。文章称,德国的共产党国际关系书记雷娜特·科佩在访问中国期间,认为“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,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”,赞叹“中国在住房、医疗、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进步明显,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”、“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,...| 中国数字时代20周年专题